如何防范合同管理風險?

合同管理全過程就是由洽談、草擬、簽訂、生效開始,直至合同失效為止。然而在這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風險,為了幫助大家少走彎路,今天本文就來介紹下如何防范合同管理風險。
1、完善合同前的資格審查
重大項目、大額資金以及履行期限較長的合同需要進行嚴謹的合同前審查,包括主體資格審查、經營范圍審查、履約能力審查幾個方面。主體資格審查方面,重點審查合同主體是否為法人,其營業執照是否合法有效,是否超越代理權限和經營范圍。例如:在施工合同的主體審查時,施工資質和施工安全許可證是必備資質,必須重點審查。在履約能力審查方面,要做好注冊資金真實性審查、會計資料的審查、股東的審查、歷史履約情況審查。
2、規范合同條款內容
合同條款的作用主要是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確保合同的有效履行。防范合同法律風險管理(風控網),要求企業在起草和審核合同時要注意條款的完備,含義的明確,權利義務的平衡和對等,要防范合同中的陷阱,按要求實施合同登記、公證等。此外,隨著經濟社會規范化程度的不斷提升,企業經營活動中出現了大量的格式合同,《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提供格式合同的一方應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請對方注意免除或限制其責任的條款。因此,在擬定格式合同時要嚴格遵守《合同法》相關規范,遇到不合理的格式條款要堅決要求修改,做到不侵權和堅決維權。
3、跟蹤合同履行全過程
一方面,企業在合同履行過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最完整的資料。例如:購銷合同在履行過程中,要注意保存訂貨單、到貨驗收證明、簽收單、發票復印件、匯款單、對賬單等等,這樣不僅可以完整地記錄整個合同的履行過程,也可以明確責任,方便在訴訟產生后提取證據。隨著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傳真、電子郵件在企業之間的經濟活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國新合同法也對這一形式進行了確認,因此,網絡電子商務形式的合同資料同樣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另一方面,企業還需要關注合同履行期間權益保護,嚴格按照合同約定執行合同條款,如合同約定的內容發生變化或約定不明時,要及時簽訂補充協議或更正協議。當企業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要堅決地拿起法律武器進行維權,不能一味牽就對方,最后超過了訴訟時限,導致企業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
以上便是本站為大家帶來的有關“如何防范合同管理風險?”的內容介紹,如果你還想了解其他的招投標信息,歡迎登錄比地招標網查看!